5月30日,在2018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研討會”上,來自政府、產業及金融機構的有關代表對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取得的成績與產生的積極影響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并對“保險+期貨”未來的發展方式進行了探討。
會議上,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副縣長張文良介紹,2017年5月西盟縣確認為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地,通過項目參與,村民有效抵抗市場銷售風險和價格波動風險,提高橡膠收入能力,全村754戶,最高一戶獲賠付14329元。
“2018年西盟縣將加大力度推行‘保險+期貨’精準扶貧2.0版,進一步減輕農戶壓力,覆蓋建檔立卡戶2230戶7729人,實現全部的橡膠精準立卡戶。”張文良表示。
西盟縣只是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成功的一個代表。據有關專家介紹,2017年上期所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工作,批準23個試點項目,掛鉤橡膠現貨3.6萬噸,覆蓋海南省、云南省14個貧困區縣,其中12個為國家級貧困縣。
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取得的成績,一方面得益于有關政策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保險+期貨”的扶貧方式也更符合市場規律、更具市場效率。
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周軍表示,“保險+期貨”的方式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除了天然橡膠外,其他商品的“保險+期貨”模式也在陸續推出,云南咖啡價格保險模式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結合“保險+期貨”模式的基礎,市場還在嘗試功能更加完備的訂單農業模式,周軍介紹,源頭的農產品到終端產品其實就是一個訂單的過程,而要確定訂單履約要具備三個方面的保證:一是食品質量的保證;二是從源頭到最終消費者手上,不會出現食品污染;三是承若一旦供應不上,保險公司退貨以及利息部分反饋給消費者。
周軍表示,對于上述發展訂單農業的關鍵問題,其公司在結合“保險+期貨”模式對采購價格、采購量進行風險管理的同時,對農戶提供農產品免費質量檢測的服務來確保質量。
與此同時,期貨公司也在開展“保險+期權”、場外衍生品、含權貿易等創新方式。楊志海表示,目前有關政策也支持期貨公司、保險公司、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和實體企業共同參與,為“三農”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可持續的風險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