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特殊賠款讓376位膠農看到了希望。“沒出一分保費,卻拿到了保險公司的賠款。” 近日,瓊中新發(fā)農民橡膠產銷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羅文雄這樣告訴記者,這筆賠款總共11萬多元,每位膠農拿到的錢不多,但對于因膠價持續(xù)低迷而不得不停割的膠農,尤其是合作社里的156位貧困戶,這錢讓他們重獲信心。
羅文雄口中“不出保費卻拿賠款”的保險是由上海期貨交易所扶持、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配合實施的一個扶貧項目。今年6月,該項目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正式落地,是全國首張以保障農戶天然橡膠價格為保險標的的保單。目前,該項目已承保橡膠1.2萬噸,保險金額1.8億元,為1萬多戶膠農提供保障,其中3528戶膠農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覆蓋橡膠面積占海南省橡膠種植總面積的23%。
羅文雄13年前開始種橡膠,家庭收入主要靠現有的70畝膠林。鼎盛時期,每噸干膠的價格高達4萬元,橡膠成為海南中部幾個市縣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首選。然而,近幾年來橡膠市場價格“跌跌不休”,2015年每噸干膠的價格更是跌破1萬元,還不及2011年干膠價格的1/4,遠低于生產成本。膠價的持續(xù)低位徘徊,使得橡膠這個曾經致富的香餑餑成了燙手山芋。
直到今年初,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積極引導涉農企業(yè)利用期貨、期權管理市場風險,穩(wěn)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膠農的困境變得有方可解。
在人保財險海南省分公司農險部,該項目負責人楊國鍇向記者介紹了天然橡膠是如何通過價格保險“找到”資本市場的。
投保人以天然橡膠的目標價格進行投保,保險公司只收取其中極少部分的保費作為基本的運營費用,絕大部分保費拿去購買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天然橡膠的場外看跌期權進行再保險,以對沖天然橡膠產品價格下跌可能帶來的理賠風險。而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在期貨交易所進行相應的復制天然橡膠看跌期權操作,以分散價格下跌的風險。通過這樣的再保險方式,保險公司將風險轉嫁給資本市場,從而保證膠農在橡膠價格下跌時獲得保險的賠付。
“以往的農產品價格保險,保費都是采取農戶出一部分,中央、省、市縣三級財政配套補貼,但作為試點的扶貧項目,首先要考慮貧困膠農的實際情況和項目公益效應、扶貧效果,保費不由農戶承擔。”楊國鍇說,在此項目中,上海期貨交易所承擔起整個項目的所有保費。
“項目啟動之初,上期所就明確提出了試點必須面向貧困區(qū)縣,最好是國家級貧困縣的要求。項目在海南、云南14個貧困區(qū)縣試點,其中12個為國家級貧困縣,覆蓋海南全部的國家級貧困縣,很多受益的膠農是當地的建檔立卡戶以及少數民族貧困人口。
截至今年10月,人保財險海南省分公司先后在白沙、瓊中等6個市縣開展天然橡膠期貨價格保險業(yè)務,已實施的項目總保費規(guī)模1250.91萬元。據初步測算,如果該項目覆蓋全省橡膠園的話,需要總保費規(guī)模逾3億元,保費從哪里來,將直接影響該項目的推廣。
農業(yè)保險大多是政策性保險,政府扶持必不可少。上期所將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探索建立長效機制,以實現“保險+期貨”向政府扶持下的政策性農業(yè)保險方向轉型。只有農戶和社會各方適當承擔部分保費,項目才能持續(xù)鋪開、深化,惠及盡可能多的膠農。